Wednesday, February 01, 2012

白絲帶

在接受媒體關於穫獎影片《白絲帶》的訪問時,邁克爾·哈内克的回答如下:

是什麼原因讓你將影片的主題圍繞在處於一戰前夕的這樣一個德國村莊?

爲了這部電影我花了超過10年的時間,我的主要目的就是想探究一群價值觀被誘導的孩子是如何被洗腦並且他們又是怎樣看待自己的。如果我們推擧出一條原則或一個理想,將其上升爲政治或信仰,成爲絕對至高的,那將會變得極其野蠻甚至會是恐怖主義。

在這部電影中我還設想的一個主題就是“上帝的右手”,影片中的孩子們全盤吸納這些觀點並且懲罰那些沒有百分之百服從的異類。此外,並不能因爲這個故事的背景設置在德國就被簡單看待成是一部關於法西斯的影片,實際上更准確的說法應該是關於統一的模式和腐蝕的理想這一全球普遍存在的症結

爲何要在拍攝中采用黑白影像?

我們現在所熟悉的關於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來自主流媒體(比如:攝影、報紙)現存的影像全部都是黑白的,然而通過當時的繪畫作品和我們所看到的相關電影,我們對18世紀的感知卻又是彩色的。我很喜歡黑白所以也就剛好碰到了這樣的機會。這同樣也激勵我以此作爲一種特殊的叙述方式來制造出一種遙遠的效果。重點在於要尋找到適合的媒介來描繪自己的主題。

暴力和罪惡的主題是意味着你的作品風格的回歸嗎?

在我所有的電影中我都在試圖探索這些主題。在如今的社會里,暴力這個問題是不可避免的。至於罪惡,因爲我是在一個同是猶太教和基督教的環境下長大的,因而這是一個無處不在的課題。你根本就沒有必要先成爲壞人才會有罪惡感:這已經是我們每個人生活中的一部分

《白絲帶》中塑造了眾多角色,你是如何挑選並執導這些演員的?

在挑選演員方面,我是按照那個年代的照片來找面孔的,超過6個月的時間我們就找了7000多個孩子,實際上這一工作後來還要更加艱巨,因爲不是說僅從外貌形體上優先挑選出來的就一定是最合適的,還要有天賦。

至於成年人,我會挑選原來跟我合作過的以及我比較了解他們的作品的演員。這樣在執導他們的時候,我通常僅僅是在不太對勁的時候才會跟他們指出來。如果整個團隊都很好,那麼演員們的工作也會進展得非常顺利。

劇情提出的問題遠遠要比給出的答案更多。

這里並沒有什麼好解釋的。我的原則就是永遠都要提出問題,以此來杜絕過於明確的情形--說一個讓觀眾自己都能找到答案的故事。在我看來,事情應該是相反和矛盾的,觀眾也絕對不會是導演的同事。爲了達到這一效果我會千方百計想盡辦法。我認爲藝術就是應該提出問題而不是給出答案,也就是所謂的不確定性,而非危險性。


冰冷的黑白影像 令人喘不過氣來的壓迫劇情
我非常喜歡導演所說的話 那些深沈、反省與提出而沒有答案的問題

這位擅長拍攝沉重主題的導演在發表穫獎感言時表示:“歡樂往往是很稀少的,但是現在的確是我人生中真正快樂的時刻。”

No comments: